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血透> 血透后为什么觉得饿

精选回答(1)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血透后觉得饿可能是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肾功能衰竭等病因导致的。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进而引发饥饿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并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营养均衡。
1.蛋白质摄入不足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厌食等原因导致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出现饥饿感。通过增加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等的摄入量可以缓解饥饿感。
2.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是指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利用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这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过快,从而引起饥饿感。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减轻饥饿感。
3.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会影响体内的水分平衡和废物排泄,导致水肿和尿液减少,从而使食欲减退。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逐渐丧失了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功能,此时就会刺激下丘脑神经中枢,使食欲增强。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复方α-酮酸片、开同片等药物以纠正贫血。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身体对食物的需求是否真实存在。必要时,应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07 11:10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血透后觉得饿可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增加。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饥饿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后果。
1.蛋白质摄入不足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厌食等原因导致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出现饥饿感。通过增加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摄入量可以改善症状。
2.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会影响血糖水平的稳定,可能导致低血糖,引起饥饿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饥饿感。
3.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此时为了降低血糖,机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进行利用,从而产生饥饿感。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药物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消耗能量加快,因此会出现食欲大增和体重下降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甲状腺药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进行治疗。
5.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体内毒素和废物积累,这些物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刺激,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腹膜透析、血液滤过等方式,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液体潴留。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持均衡饮食。必要时,应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接受适当的医疗评估,例如血液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等。

2024-01-20 18: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糖

低血糖综合征(hypoglycemicsyndrome)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血糖浓度常低于3.36mmol/L(60mg/dl),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发生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与并发症。常见的有功能性低血糖与肝源性低血糖,其次为胰岛素瘤及其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本病常被误诊为癔病、癫痫、精神病、脑瘤与脑炎等,经过恰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好转。早期识别本病甚为重要,可达治愈目的,延误诊断与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病变而不可逆转,后果不佳。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