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 小孩> 小孩尿结晶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孩尿结晶可能是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代谢性骨病、维生素D中毒、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肾脏转运蛋白异常,影响了对尿液中某些物质的重吸收和排泄,从而引起尿结晶。这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对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进行预防肾结石形成。
2.代谢性骨病
代谢性骨病包括佝偻病和软骨病,这些疾病会导致骨骼中的矿物质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增加尿结晶的风险。这可能造成骨骼畸形、骨折等问题。针对代谢性骨病引起的尿结晶,可以考虑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改善病情,如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咀嚼片等。
3.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是指体内维生素D含量过高,超过正常范围,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促进尿路草酸钙、磷酸钙等晶体析出并沉积于泌尿系统而形成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确诊为维生素D中毒所致尿结晶,则需要减少日晒时间,并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维生素D制剂。
4.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此时身体为了降低血钙水平,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钙,导致尿液浓缩和钙盐沉淀,形成尿结晶。长期高钙血症会引起肾功能损害。纠正高钙血症通常涉及限制含钙食物摄入量,同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片、吲达帕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时,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当尿酸溶解度下降时就会形成尿酸结晶,进一步发展为尿酸结石。患者可能出现痛风发作,伴随关节肿胀、疼痛。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在于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建议低嘌呤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并遵循医嘱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孩子的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晶形成。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及钙、磷、尿酸等电解质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2024-03-11 16: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是医源性疾病之一。VitD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2(胆钙化醇或胆维丁)和维丁胶性钙等。

  • 症状起因:病例中毒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未详细了解患儿过去所用维生素D剂量,简单告以“多吃”或“常吃”鱼肝油,而忽略告诉家长D制剂的正确用量及疗程,以及有家长认为维生素都是营养药,吃得越多越好,就给孩子长期服用。②未全面分析患儿佝偻病的诊断及其轻重程度,甚至仅因多汗一个症状或枕秃、郝氏沟等一个体征,就给以大剂量突击治疗。③片面满足家长要求,认为“打针省事”或“打针管事”,连续流利数次D2或D3。④诊断错误,如有出牙晚、走路迟、烦躁、多汗、后枕秃、体弱等症状中一二项,即误为佝偻病而给突击疗法。X线检查也常把尺骨远端正常变异误诊为佝偻病。⑤对维生素D敏感的患儿每天摄取维生素D4000IU,经1~3月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 可能疾病: 维生素D中毒症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急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