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为什么尿胆原增多

精选回答(1)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溶血性黄疸时,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时肝脏会加速摄取和处理胆红素,进而使胆红素转化为胆汁中的结合型胆红素,然后随胆汁排入肠道,被回肠及结肠的细菌所还原,形成尿胆原。尿胆原在肠道中被吸收后又经门静脉系统而回到肝脏,其中一部分又可从尿中排出,这一部分称为粪胆原。当出现红细胞破坏增加、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异常、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病因时,会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此时会出现尿胆原增多的现象。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血液学检查以确认诊断,并根据具体原因接受相应治疗。
1.红细胞破坏增加
当红细胞寿命缩短时,其内的血红蛋白分解加速,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后变成直接胆红素,进而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甲泼尼龙等。
2.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异常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未被转化的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出现黄疸现象。对于肝炎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患者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
3.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容易受到损伤而破裂,间接胆红素释放入血,超过肝脏的摄取和结合能力,就会形成黄疸。针对溶血性黄疸中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脾切除术来改善病情。
4.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发育不全或寿命缩短所致,此时红细胞寿命短于正常值,机体为补偿不足,骨髓造血功能旺盛,但成熟的红细胞仍较正常者更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溶血性黄疸。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以纠正贫血状态。
5.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合成减少,进而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6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必要时,应进行溶血试验、血生化分析和基因检测,以评估溶血性黄疸的具体原因。

2024-04-11 12:44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溶血性黄疸患者尿胆原增多,通常与肝细胞损伤、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排泄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有关。

1、肝细胞损伤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尿胆原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2、肝脏代谢功能下降

由于溶血性黄疸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尿胆原增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3、胆红素排泄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胆红素排泄障碍的情况,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尿胆原增多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胆汁排泄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胆汁排泄障碍的情况,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从而出现尿胆原增多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溶血性黄疸

如果患者存在溶血性黄疸的情况,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从而出现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导致尿胆原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米汤等,也可以吃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2-03-27 10: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症状起因: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特征:1)病因和发生机制: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②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时,生成过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2)溶血性黄疸的特征:①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②皮肤无瘙痒;③有脾大;④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⑤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非综合胆红素增高;⑥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⑦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 可能疾病:溶血  巴贝虫病  母乳性黄疸  黄疸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常见检查: 血清间接胆红素  血清甲胎蛋白变异体  经皮肤穿刺胆道造影  积液纤维结合蛋白  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  婴幼儿健康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血液、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

闵捷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血液病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