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水中毒定义病因
补充说明:水中毒定义病因
a******W 2022-03-27 21:4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水中毒的定义和病因因人而异,但通常涉及到肾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过量摄入水分、电解质失衡以及药物副作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处理和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引起水中毒。
1.肾功能障碍
肾功能障碍导致肾脏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调节体液平衡,从而引起水中毒。这会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对于肾功能障碍引起的水中毒,需要限制水的摄入并进行透析治疗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使肾脏过度保留水分,导致血容量增加和血压升高。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针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水中毒,可以使用利尿剂如来促进水分排泄。
3.过量摄入水分
过量摄入水分超过身体能够有效排出的水量时,会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影响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正常分布,进而诱发水中毒的发生。临床表现为体重迅速增加、浮肿、厌食、嗜睡甚至昏迷。对于过量摄入水分引起的水中毒,应立即停止饮水并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体内积液,例如静脉注射高渗盐溶液。
4.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使得机体钠水平过高,导致细胞外液体积增加,进一步加重水中毒的症状。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纠正电解质失衡是治疗水中毒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口服补充电解质平衡片或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来进行调整。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或者干扰正常的体液平衡调节机制,从而增加水中毒的风险。这些药物包括利尿剂、降压药等。如果确定是药物引起的水中毒,则应该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其他替代药品。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还应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脑水肿的程度。
2024-02-27 13: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系指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发生较少,仅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内蓄积,导致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