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尿量如何变化?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高渗性脱水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采取补液、电解质平衡、限制钠摄入、利尿剂应用、肾功能监测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补液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重度则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溶液或其他平衡液。通过恢复血容量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缓解高渗状态下的口渴感及促进水分再吸收。
2.电解质平衡
补充丢失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常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专用电解质替代品。针对因腹泻、呕吐导致的高渗性脱水,以恢复体内钠浓度至正常范围为目的。
3.限制钠摄入
减少食物中的钠含量,如加工食品、咸菜等;提倡食用新鲜食材并控制烹调时加盐量。对于存在高血压风险或已有水肿者有益,有助于预防进一步加重高渗性脱水。
4.利尿剂应用
使用、氢等利尿剂加速水分排出,但应遵医嘱合理用药。利用利尿作用降低体内的渗透压差异,从而改善高渗性脱水状况。
5.肾功能监测
定期检测血液电解质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高渗性脱水状态下易引起肾损伤,监控上述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在处理高渗性脱水引起的尿量改变时,应避免过量补液以防加重水肿。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以排除颅内高压的可能性。

2024-02-23 04: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