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怎么才会水中毒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水中毒的发生可能与肾功能障碍、利尿剂过量使用、饮水过多、电解质失衡、心力衰竭等病因有关。水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如果怀疑患有水中毒,应立即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肾功能障碍
肾功能障碍导致肾脏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水分潴留于体内。对于轻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通过减少水的摄入量来缓解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严重时则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2.利尿剂过量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降低体内的液体含量,如果使用过量会导致脱水反应减弱甚至消失,引起钠水平降低、渗透压下降,进而诱发水中毒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适当减少利尿剂的剂量或者暂停使用一段时间。
3.饮水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超过了肾脏的排水能力,使水分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从而引起血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造成水中毒。此时应立即停止继续喝水,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如静脉注射高渗盐溶液等。
4.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会影响身体内水分的分布和平衡状态,可能导致水分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水中毒。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补充电解质溶液或调整饮食结构。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导致血液回流到肝脏和肺部,增加血管壁压力,使水分从血管壁渗出进入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改善心力衰竭状况有助于减轻水肿,一般可通过服用螺内酯片、氢片等药物来进行缓解。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液体摄入量以评估是否有水中毒风险。如有必要,可进行电解质分析、肾功能测试和利尿剂效果评估,以指导预防措施并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2024-04-07 21: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水过多 (水中毒)

系指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发生较少,仅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内蓄积,导致水中毒。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