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川崎病、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在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咽喉部黏膜炎症,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和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巴韦林颗粒等。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由各种刺激性因素引起。当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时,会导致内源性致热源产生并激活下丘脑前部神经元,进而引起发热。对于急性胃肠炎所致的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也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
3.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增多,使体温调定点上升而出现持续高烧不退的情况。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以抑制免疫应答和减少炎症反应。
4.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幼儿急疹一般可以自行痊愈,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激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等症状。轻症手足口病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体温,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不适症状。

2024-01-16 01: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感染性腹泻 (急性胃肠炎)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