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a******W 2022-03-28 17:3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移植、中药外敷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作用于皮肤表面,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此方法能够增加未结合胆红素通过皮肤的转运能力,从而降低血液中的浓度,减轻黄疸症状。
2.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将患儿的血液抽出后,经过特殊处理后再回输到患儿体内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方法有助于去除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及相应的抗体,减少溶血反应,进而缓解由母乳引起的黄疸现象。
3.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手术需要切除患者原有机体内的病变肝脏,并将其替换为来自供体的新鲜肝脏。对于因遗传性或获得性肝病导致的母乳性黄疸,肝脏移植可提供持续且稳定的解毒功能,改善胆红素水平异常高的状况。
4.中药外敷
选取适量具有清热退黄效果的中药材,如茵陈、栀子等,加水煎煮过滤取汁液,冷却后外敷于婴儿的前额部或双侧太阳穴处。中医认为上述药物能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辅助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缓解母乳性黄疸引发的皮肤发黄等症状。
在诊断母乳性黄疸时,应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如感染性或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必要时需暂停母乳喂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4-02-25 17:0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胆舒胶囊
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