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可以考虑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输注、茵栀黄口服液、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光疗
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破坏血液中的胆红素分子,减轻其对婴儿脑部的影响。适用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的旧血置换为正常成人血,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当常规光疗无效或存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使用。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可增加血容量,促进胆红素的清除,并预防水肿发生。用于治疗新生儿水肿及改善贫血症状。需监测患者输液反应。
4.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苷等成分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品可用于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注意观察皮疹情况。
5.免疫球蛋白注射
免疫球蛋白注射能迅速提高未成熟新生儿体内IgG浓度,起到抗感染作用。主要用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巨球蛋白血症。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数值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贫血症状。若发现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2024-02-05 09: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