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治疗周期
补充说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治疗周期
a******W 2022-03-28 17:35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白蛋白 茵栀黄口服液 巨球蛋白血症 胆红素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周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可以采取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输注、茵栀黄口服液、巨球蛋白血症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光疗
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破坏胆红素分子中的辅基,促进其代谢。适用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的一部分替换为正常婴儿的血液,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当光疗无效或存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使用。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可增加血容量,帮助清除未结合胆红素。用于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及维持胶体渗透压。需监测输注速率以防过快引起心衰。
4.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中所含成分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本品主要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不宜长期服用。
5.巨球蛋白血症治疗
巨球蛋白血症治疗旨在降低血液中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减轻溶血症状。主要针对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改善病情,延长生存期。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必要时需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4-02-28 01: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