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呛奶> 怎样喂奶孩子才不会呛奶

怎样喂奶孩子才不会呛奶

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样喂奶孩子才不会呛奶

补充说明:怎样喂奶孩子才不会呛奶

a******W 2022-03-28 17:29

呛奶 吞咽 口腔 吞咽困难 早产儿 呛咳 奶粉 哺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问题疾病可采取吞咽训练、体位调整、奶瓶选择、奶嘴孔大小控制、喂奶速度控制治疗。
1.吞咽训练
吞咽训练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练习来提高宝宝的吞咽功能,包括口腔运动协调、吞咽反射等。适用于改善婴儿吞咽困难的情况,减少呛奶风险。
2.体位调整
体位调整涉及改变宝宝在喂养时的身体姿势,如采用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以帮助食物顺利进入胃部。此方法适合用于预防早产儿及特定疾病状态下患儿的呛奶现象。
3.奶瓶选择
奶瓶选择需考虑材质安全、容量适宜以及是否易于握持等因素,确保使用符合宝宝需求的奶瓶。合适的奶瓶有助于减少因奶瓶不当引起的呛奶问题。
4.奶嘴孔大小控制
奶嘴孔大小控制涉及到根据宝宝年龄和吸吮能力调整奶嘴孔的大小,防止奶液流出过快导致呛咳。对于新生儿或吸吮力弱的婴幼儿,较小的奶嘴孔可提供更稳定的喂养体验。
5.喂奶速度控制
喂奶速度控制是指在喂养过程中监测奶液流出的速度,并相应地调节挤出量,以确保宝宝能够舒适地摄取奶液。此措施特别适用于需要特殊配方奶粉或有呛奶风险的宝宝。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培养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过度填塞奶嘴,以降低呛奶的风险。

2024-03-02 05: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吞咽困难 (咽下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 (一) 口、咽和喉疾病 1、口炎、外伤。 2、咽、喉疾病:①扁桃体周围脓肿;②咽后壁脓肿;③咽、喉结核;④咽、喉白喉。 (二)食管疾病 1、食管炎:①非特异性食管炎;②消化性食管炎、消化性食管溃汤。 2、食管癌。 3、食管良性肿瘤。 4、食管“良性”狭窄。 5、食管憩室炎。 6、食管结核。 7、Barrett食管。 8、食管裂孔疝。 9、食管内异物。 10、食管黍膜下脓肿。 11、食管先天性疾病:①食管蹼;②先天性食管闭锁;③先天性食管狭窄;④先天性信管过短;⑤先天性食管扩张。 12、食管受压:①纵隔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甲状腺肿大。 (三)神经、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 1、神经、肌肉器质性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疾病;②肌肉疾病;③结缔组织疾病;④全身性感染和中毒。 2、神经、肌肉功能失常①贲门痉挛;②缺铁性吞咽困难;③弥漫性食管痉挛;④精神性贲门失弛缓症。 机理 正常吞咽动作包括口咽、食管上扩约肌、食管本身和食管下括约肌等四个阶段,其中某一个阶段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1、口咽阶段 吞咽动作的起始阶段,食物通过口咽部,正常情况下仅历时一秒种左右,涉及口咽肌的随意运动。当口咽部有炎症或创伤等病伤时,患者可因疼痛不敢吞咽。当面肌(Ⅶ脑神经)。舌肌(Ⅶ脑神经)腭弓和咽缩肌(Ⅸ、Ⅹ脑神经)麻痹时均影响吞咽动作,后组颅神经(Ⅸ、Ⅹ、Ⅶ)脑神经)损害引起廷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 2、食管上扩约肌阶段 每次吞咽动作开始后,食管上扩约肌即行松弛,然后出现食管蠕动,食团顺利通过 。当支配该部的迷走神经、吞咽神经失常时可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3、食管本身阶段 食管本身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食管腔内机械性梗阻或闭塞,如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壁外来性压迫,如胸内甲状腺肿大、主动脉瘤等;食管蠕坳减弱、食管蠕动减弱、消失或异常,如弥漫性食管痉挛、皮肌炎、硬皮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4、食管下括约肌阶段 食管下括约肌引起吞咽困难主要机理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多见于贲门痉挛;也见于食管下端机械性梗阻,如食管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等。

  • 可能疾病: 原发性淋巴瘤 淋菌性咽炎 食管肿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