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什么症状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什么症状
a******W 2022-03-28 17: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变黄、食欲减退、呕吐、粪便颜色浅、生长发育迟缓,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和眼白变黄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苷酶相遇后被还原为胆红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此时未结合胆红素会透过微血管进入组织间隙,使巩膜和皮肤出现黄色染色。主要表现为巩膜和皮肤黄染,严重时可伴有瘙痒等症状。
2.食欲减退
母乳性黄疸会导致肝脏负担增加,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伴随体重减轻。
3.呕吐
当新生儿患有母乳性黄疸时,会引起肝功能受损,从而降低其解毒能力,导致体内毒素积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呕吐反应。通常发生在喂奶后不久,可能伴有恶心、腹部不适等现象。
4.粪便颜色浅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小肠中可以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游离胆红素,后者又被小肠粘膜重吸收到血液中,形成“肠源性胆红素症”,致使肠内胆汁流量增加,胆绿素减少,因此大便呈白色陶土样。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应考虑是否存在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
5.生长发育迟缓
母乳性黄疸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也可能有头围增长过快的现象。
针对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以评估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超声波检查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对于皮肤和眼白变黄的症状,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生长发育迟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并按医嘱调整喂养方式。
2024-04-12 21:1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