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排尿> 排尿勤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排尿频可能是尿崩症、糖尿病、肾小管酸中毒、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疾病的表现,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该激素反应减弱导致的。这使得肾脏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从而产生大量低渗尿液。确诊后需要补充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如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
2.糖尿病
血糖过高会导致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从而使患者频繁排尿。控制饮食和运动以降低血糖水平为主要治疗方法,如遵医嘱口服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3.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时,肾脏无法有效排出氢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积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口渴感并促进尿液排出。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枸橼酸钾颗粒、氯化钾缓释片等补充电解质。
4.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大,每次排尿量减少但次数增多。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前列腺组织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例如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术、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等。
5.膀胱炎
膀胱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炎症,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以及炎症因子会刺激膀胱壁,进而出现频尿的症状。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通常需依据医师处方使用,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每日的排尿频率和质量,以评估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应进行尿常规、血糖检测、电解质分析和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

2024-01-23 16: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