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包括多选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病、母乳喂养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遗传代谢异常、感染、缺氧等导致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降低,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
当肝细胞受损或发育不全时,其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受限,可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针对此原因引起的黄疸,可以考虑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进行治疗。
3.胆汁排泄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可能由胆管阻塞或胆道闭锁引起,阻碍了胆汁进入肠道,导致胆红素返回血液中。对于胆汁排泄障碍引起的黄疸,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如葛西手术或肝门空肠吻合术。
4.先天性溶血病
如果存在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增加胆红素的产生。如果是遗传性溶血病所致,则需要通过输血来纠正贫血和补充缺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5.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新生儿肠道内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使血清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增高。针对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暂停母乳喂养48至72小时观察胆红素下降情况。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建议定期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血常规以及尿液分析等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

2024-02-24 17: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

溶血是指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细胞肿胀、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过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