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怎么处理好?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怎么处理好?
a******W 2022-03-28 17: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可以考虑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酶诱导剂、新生儿母乳暂停等方法。如果黄疸水平持续较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建议。
1.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胆红素排出体外。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母乳性黄疸。
2.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一种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治疗方法,通常在医院内由专业医生执行,旨在去除婴儿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和相应的抗体。此方法主要用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溶血性疾病。需严格控制输血量及速度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肝脏酶诱导剂
肝脏酶诱导剂如可以增加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可用于改善母乳性黄疸患者体内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情况。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和胆红素水平。
4.新生儿母乳暂停
母乳暂停是指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或其他替代品,以减轻黄疸症状。适用于诊断为母乳性黄疸但未达到停母乳标准的患儿。实施前应咨询医师,并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在数周内自行消退。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定期检查胆红素水平,若持续高水平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29 10:1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