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性疾病、母乳喂养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遗传代谢异常、感染、缺氧等导致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降低,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可遵医嘱使用白蛋白进行治疗,以提高血液中白蛋白含量,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运输和代谢。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
当肝细胞受损或数量减少时,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也会下降,无法有效将胆红素转化为其他物质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可以考虑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光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3.胆汁排泄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是指胆汁分泌不畅或者胆道梗阻,使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进入肠道而被重新吸收到血液循环中。这会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引起黄疸。针对胆汁排泄障碍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利巴韦林颗粒改善病情状况。
4.先天性溶血性疾病
如果存在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等先天性溶血性疾病,则会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和结合能力,造成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G6PD缺乏症患者可遵照医生意见服用维生素C片来缓解不适症状。
5.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新生儿小肠内能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再与重吸收回肠内的胆汁酸盐结合成新的结合胆红素,此结合胆红素分子量较小,易透过新生儿娇嫩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入血,形成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于母乳性黄疸,建议暂停母乳喂养48至72小时,观察黄疸是否有所减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和过度疲劳。必要时,应进行血常规、尿液分析以及血生化检查,以评估肝功能和胆红素代谢状态。

2024-03-25 04: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病理性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 症状起因: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K3,K4等)和接触萘类史(如卫生球等)。

  • 可能疾病: 女劳疸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肝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