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
补充说明: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
a******W 2022-03-28 17: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食欲减退、多汗、肌肉酸痛以及肢体无力,如果疑似感染应及时就医。
1.发热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当病毒进入血液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此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发发热。此症状通常出现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可能伴随高热不退的情况发生。
2.食欲减退
由于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后,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食欲减退的症状出现。这些不适感可能导致患者感到恶心呕吐,进一步影响进食欲望。
3.多汗
多汗是身体为了散热的一种生理反应,当小儿麻痹症患者的体温升高时,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信号,使汗腺分泌增加以降低体温。这种症状常发生在夜间或发热期间,表现为大量出汗且不易停止。
4.肌肉酸痛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病毒会侵犯神经系统并繁殖,产生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纤维,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从而引起肌肉疼痛的现象。肌肉酸痛通常从四肢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蔓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
5.肢体无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受损区域的肌肉失去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引发肢体无力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为不对称性的,即不同肢体或同一肢体的不同部分会出现力量差异。
针对小儿麻痹症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以及粪便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等。对于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同时,建议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02-12 10: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