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神经性尿频治疗
补充说明:神经性尿频治疗
a******W 2022-03-28 17: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神经性尿频可以通过行为疗法、心理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行为疗法
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减少排尿次数,通常包括定时排尿训练、分散注意力等策略。适用于儿童患者,旨在改善其对膀胱控制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2.心理治疗
由专业心理医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等手段减轻压力及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康复。适合成年患者因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状态导致的暂时性症状加剧情况。
3.抗胆碱能药物
这类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降低膀胱肌肉活动频率,从而延长排尿时间。对于存在过度活跃膀胱的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需监测潜在副作用如口干、便秘等。
4.阿托品
阿托品具有阻断M受体的作用,因此能够起到松弛平滑肌的效果,进而缓解不适症状。当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后诱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紊乱时,可以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
5.普鲁本辛
普鲁苯辛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提高迷走神经系统的张力,故有镇静效果,有助于减轻排尿频次。若患者因紧张不安而频繁排尿,则可遵医嘱服用此药以达到缓解目的。
针对神经性尿频,建议采取个体化综合管理策略,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干预是必要的。家长应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24-02-20 08: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维生素C口服液
补充维生素C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