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症状与黄疸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包括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困难、拥抱反射减弱、惊厥等,这些症状与黄疸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1.嗜睡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蓄积于基底神经节、丘脑和下橄榄核等部位,导致这些部位出现损伤。而这些部位是调节睡眠的重要区域,受损后会导致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难以唤醒,甚至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2.肌张力减低
胆红素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代谢,使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引发肌张力减低的现象。通常表现在全身肌肉松弛无力,可能伴有动作迟缓或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3.吸吮困难
高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可直接干扰脑干呼吸中枢的功能,引起吸吮困难的症状。这种表现可能发生在新生儿的日常喂养过程中,表现为吸吮能力差、吞咽不协调。
4.拥抱反射减弱
当未结合胆红素进入大脑皮层时,会对神经元造成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反射活动。此症状体现为新生儿对刺激反应减少,如轻触前额引起的双臂外展伸直、双手握持反射减弱或消失。
5.惊厥
高未结合胆红素会损害大脑皮层和海马等结构,导致神经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易发生电位失衡,引发阵发性放电,即惊厥的发生。惊厥通常突然发作,表现为阵挛性抽搐,可涉及身体不同部位,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针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可以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是否存在脑部病变,还可进行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来监测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治疗措施包括光疗或换血疗法降低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白蛋白注射液、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家长应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嗜睡症状。

2024-02-06 09: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几十年来,核黄疸一直是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的代名词。严格地说,核黄疸是解剖学名词,从病理解剖的角度,把肉眼看见脑组织染成黄色作为核黄疸的标准,从而反映胆红素侵犯脑组织(主要是神经核)。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毒性的表现有轻有重,严重者可表现为核黄疸,轻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脑干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则可发现异常表现。这些亚临床型的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大多是暂时的、可逆的,故也有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