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补充说明:新生儿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a******W 2022-03-28 17: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便秘可能源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肠道功能不完善、先天性肠道畸形、巨结肠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或排便困难。鉴于新生儿的特殊体质,若便秘情况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有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消化道结构异常,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针对遗传性便秘,可考虑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2.饮食不当
如果新生儿摄入的食物纤维含量较低,不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从而引起大便干结,出现便秘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引起的便秘,家长可以适当调整新生儿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来缓解不适症状。
3.肠道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无法有效地控制肠道运动,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进而引起便秘的发生。针对此原因所致的便秘,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来进行改善。顺时针轻柔地按摩新生儿的肚子,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辅助粪便排出。
4.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包括小肠闭锁、狭窄或巨结肠症等,这些病变限制了肠道内容物的通过,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形成硬便。先天性肠道畸形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例如小肠闭锁可通过腹腔镜下小肠切开术进行治疗;巨结肠症则需行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
5.巨结肠症
巨结肠症是由于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如,导致远端结肠缺乏正常的神经支配,近端结肠代偿性增生肥厚,进而发生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巨结肠症患者常需要长期使用缓泻剂来保持排便顺畅,常用的缓泻剂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丸等。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排便频率和质量,以评估便秘状况的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新生儿进行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或直肠指诊,以进一步了解其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2024-04-12 08: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