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腹泻> 婴儿母乳性腹泻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婴儿母乳性腹泻可能由钙磷吸收障碍、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感染性肠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钙磷吸收障碍
由于肠道功能发育不全或者存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导致钙、磷等矿物质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从而引起腹泻。通过口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等。
2.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分泌少或活性低,不能完全消化分解食物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未被水解的乳糖进入结肠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气,刺激肠壁,使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而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至中度不耐受者可少量多次摄入奶制品,每次不超过60ml,以减轻不适反应。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个体从出生时就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奶类中的乳糖,这会导致乳糖未经消化就进入肠道,刺激肠黏膜产生更多的液体,进而引起腹泻。对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患者,应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例如牛奶、酸奶等。
4.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直接损伤肠黏膜,导致其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腹泻。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性肠炎,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依靠机体免疫力自愈,诺如病毒感染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进行治疗,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
建议密切观察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形态变化,必要时进行粪便常规和培养以排除感染因素。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乳制品摄入量,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2024-01-25 12: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般只出现在少数6个月以内的宝宝。造成母乳性腹泻主要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这种物质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使宝宝产生稀便。

  • 多发人群:少数6个月以内的宝宝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