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抽搐> 小儿抽搐> 七个月小儿抽搐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七个月小儿抽搐可能是由维生素B6缺乏、脑损伤后遗症、热性惊厥、癫痫、遗传代谢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维生素B6缺乏
维生素B6是合成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重要辅酶成分,其缺乏导致神经传递功能紊乱,引起抽搐。例如,缺乏维生素B6会影响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补充维生素B6可以缓解抽搐症状,可通过口服维生素B6片进行治疗。
2.脑损伤后遗症
由于外伤导致大脑受损,可能会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从而诱发抽搐的症状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脑细胞药物进行改善,比如脑蛋白水解物片、吡拉西坦胶囊等。
3.热性惊厥
当体温过高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抽搐的现象发生。如果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发热,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
4.癫痫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抗癫痫药物可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如钠注射液、丙戊酸钠缓释片等。
5.遗传代谢障碍
遗传代谢障碍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内某种代谢酶或相关分子活性降低或缺失,影响了某些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行,使机体无法有效利用或分解某些特定的生化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的积累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发抽搐。对于遗传代谢障碍所致的抽搐,可遵医嘱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以改善病情。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钙、镁和钠,以预防电解质失衡引发的抽搐。必要时,应考虑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血液生化检测,以进一步评估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病变或其他潜在的代谢异常。

2024-04-02 01: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惊风 (惊厥)

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