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血管瘤初期症状
补充说明:儿童血管瘤初期症状
a******W 2022-03-28 17:4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血管瘤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皮肤颜色改变、皮疹、肿块、出血、触痛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皮肤颜色改变
儿童血管瘤通常由胚胎期间血管组织异常增生所致,这些病变区域内的微小动静脉瘘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液滞留,从而引起皮肤颜色的变化。皮肤颜色变化可能出现在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头颈部。这种变化可能是红色、紫色或深褐色斑块。
2.皮疹
当儿童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时,会刺激表皮细胞过度生长,形成可见的皮损即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面部、躯干或四肢,形态多样,可为红点、斑丘疹等。
3.肿块
肿块是由于血管壁薄弱,在血压作用下局部隆起形成的。肿块内压力增高导致周围组织水肿,进一步加重了肿胀程度。肿块多位于受压处,如颈部、腋窝等,大小不一,触感柔软至坚硬。
4.出血
儿童的血管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损伤而破裂出血。此外,血管瘤内部的新生血管脆弱,也易发生破裂。出血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可能伴有疼痛或灼热感。
5.触痛
触痛可能源于血管瘤引起的炎症反应或周围神经受累。触碰可能导致瘤体破损,进一步引发疼痛。触痛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深度触诊时尤为明显。
针对儿童血管瘤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病变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盐酸片、咪喹莫特乳膏等,以及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等。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变化,避免摩擦或压迫患处,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2024-04-13 15: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包括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登革热斑疹伤寒、恙虫病、伤寒、副伤寒、丹毒、野兔热、马鼻疽等多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疹多伴有不同形式的发热。由于病种的不同,此类疾病又各有特色。如猩红热的皮疹常于发病第1~2天,先出现于胸上部与颈底部,继而迅速蔓延全身,面部发红而唇周苍白,有脱屑现象,发病以急性发热、咽喉炎开 始,可伴有白细 胞增多及典型的杨莓样舌;麻疹的皮疹常发于病后的第3-4天,发疹开始于面 部、耳后、发际、以后遍布全身,呈斑疹或斑丘疹,后期有脱屑及色素沉着、伴有白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口腔内的麻疹粘膜症状;风疹发疹于病后第 1~2天,皮疹迅速出现迅速消退,呈散在性小斑丘疹,由面部向下蔓延,无脱屑及色素沉着,一般病程短而症状轻;水痘的皮疹常于发病数小时或1~2天内分批 陆续出现,初为红斑,次为斑疹,再次为丘疹,继后则转为水疤。此外,斑疹伤寒、伤寒、恙虫病、副伤寒、野兔热也为发疹伴有发热的传染性疾病,但发病率较 低,其典型的发热类型及病史可协助诊断。 二、结缔组织疾病 主要见于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其典型的皮肤损害为鼻梁或双 颊出现蝶形红斑,其他皮肤损害如可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丘疹、紫癜、荨麻疹等,同时伴有发热、皮疹脾肿大、关节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沉加快、 血清蛋白降低、抗核抗体试验呈阳性,狼疮细胞的发现对确诊此病有决定性意义。 三、变态反应与过敏 如风湿热病人中 1/3可出现各种皮疹。最常见的为环形红斑与皮下结节,此病多伴发热、汗多、关节痛及血沉加快等反应。药物热通常伴有药疹,但多呈对称性分布且呈多形性, 往往伴有痉痒感、烧灼感。常见的发疹类型为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其发病前有服用抗菌素、水杨酸制剂、鲁米那等史。荨麻疹也由 过敏所致,可由寒冷刺激及其他过敏原所致,其特征与暂时性水肿性皮肤隆起,顶面齐平,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 失。 四、血液病 急性发疹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往往伴有发热,可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及恶性网状细胞病。骨髓象检查可帮助诊断。
可能疾病: 荨麻疹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传染科、内分泌
五妙水仙膏
本品具有去腐生新,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扁平疣、各种痣、寻常疣(瘊子)、老年斑、血管瘤、汗管瘤、皮赘等皮肤疾病。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本品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缸栓形成,可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阿司匹林缓释片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