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肾水不足心火旺盛
补充说明:肾水不足心火旺盛
a******W 2022-03-29 17: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肾水不足一般会导致心火旺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症状。
1、心烦
如果患者平时过度劳累,会损伤肾阴,导致肾阴不足,无法滋养心神,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2、失眠
肾水不足会导致肾阴不足,无法滋养心神,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
3、口干舌燥
如果患者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消耗,从而引起口干舌燥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4、腰膝酸软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或者过度劳累,会导致肾阴不足,无法滋养腰腑,从而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归丸、大补阴丸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5、心火旺盛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抑郁,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长期气血瘀滞就会引起心火旺盛,从而出现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滋阴补肾的食物,比如黑芝麻、枸杞、山药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022-03-29 23: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 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 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治宜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
可能疾病: 赤脉传睛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