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腋臭手术后皮肤坏死用什么药
补充说明:腋臭手术后皮肤坏死用什么药
a******W 2022-03-31 18: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腋臭手术后皮肤坏死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如果皮肤坏死情况严重或伴有感染迹象,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头孢呋辛酯
头孢呋辛酯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该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生长。使用时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可能导致肝毒性增加的药物共用。
2.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可治疗由敏感菌株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术后感染。其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本品前应告知医生并进行心电图检查。
3.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可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等。此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服用阿莫西林期间禁止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4.甲硝唑
甲硝唑可以用于厌氧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炎症。它具有强大的杀灭厌氧菌和原虫的作用。哺乳期妇女禁用,以防止对婴儿产生潜在风险。
5.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淋病奈瑟菌等致病菌感染。其属于广谱抗生素,能够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诱发光敏反应。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腋臭手术后皮肤坏死可能表明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2024-04-18 20: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皮肤坏死是指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以及皮肤坏死,真皮微血管有血栓形成改变。 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粒细胞血管炎(recurrent cutaneous necrotizing eosinophilic vasuclitis)是以全身性红色丘疹、出血性丘疹、血管性水肿、风团性斑块、黏膜炎、牙龈炎、全秃等。偶有环状红斑、水肿性损害及水疱的皮肤血管炎。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考虑由嗜酸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的黏附分子能使嗜酸粒细胞不断得到补充。嗜酸粒细胞在内皮细胞处与细胞素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型(VCAM-1)相结合,通过整合素晚期活性抗原4型(VLA-4)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型(ICAM-1)对嗜酸粒细胞移往内皮细胞起重要作用。通过嗜酸粒细胞释放白细胞五烯、C4及血小板致活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通过颗粒蛋白的释放,导致嗜碱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而产生病理变化。病理主要为真皮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病理可见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坏死,整个真皮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有轻度或白细胞碎裂现象。真皮一般正常,偶见表皮内水疱或有嗜酸粒细胞浸润。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血管壁及血管周围的细胞内外,均有主要基本蛋白与来源于嗜酸粒细胞的神经毒素大量沉积,并可见真皮中,特别在血管周围有肥大细胞(用肥大细胞胰蛋白酶染色) 增多。电镜检查可见小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有异常,有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嗜酸性颗粒的黏附,并可见损伤的内皮细胞。嗜酸粒细胞可见胞质颗粒及细胞器丧失,核的染色质溶解。内皮细胞的异常有核固缩,细胞肿胀,线粒体破坏,细胞膜破裂等。在胶原束之间有变性大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颗粒。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有VCAM-1沉积,并有VLA-4阳性大嗜酸粒细胞黏附。真皮浅表累及血管VCAM-1呈强阳性。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清肺消炎丸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头孢拉定胶囊(泛捷复)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
1.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骨髓炎等。2.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败血症、腹内感染、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等。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