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肝气犯胃> 针灸治疗肝气犯胃的呕吐应取

针灸治疗肝气犯胃的呕吐应取

发病时间:不清楚

针灸治疗肝气犯胃的呕吐应取

补充说明:针灸治疗肝气犯胃的呕吐应取

a******W 2022-03-31 18:16

针灸 肝气犯胃 呕吐 皮肤 脾胃虚弱 食欲不振 腹胀 前臂 疏肝理气 胸闷 拇指 胫骨 手指 关节 恶心 头晕目眩 头痛 肝气郁结 呃逆 睡眠质量 疲劳 肝脏 暴饮暴食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针灸治疗肝气犯胃的呕吐可采取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行间穴、太冲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具有健脾消食、调中和胃的功效,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采取仰卧位,医生会使用指切法将穴位上的皮肤轻切一下,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此穴位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不适症状。
2.内关穴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闷、呕吐等症状。患者通常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会用拇指指端点按穴位约3分钟。此穴位常用于缓解由情志不畅导致的胸胁胀满、呕吐等不适。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处,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主治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本虚标实类病症。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位姿势,医生则会用手指关节按压上述穴位。对于因饮食不当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4.行间穴
行间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2趾缝间,具有平肝泻火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患者一般采取正坐或仰卧位,医生会用指尖掐住穴位,并施加一定的力度按揉。当肝胆之火旺盛引起呕吐时,取此穴位能有效缓解症状。
5.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第一跖骨间隙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之一,具有疏肝解郁、平抑肝阳的作用,主治头痛、呕吐等症状。患者通常采取正坐或仰卧位,医生会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5-10分钟。此穴位可用于缓解因肝气郁结所致的呕吐、呃逆等情况。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红烧肉、炸鸡等,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有利于减轻呕吐症状。

2024-04-01 00: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

  • 症状起因: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功能又有助于肝的疏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病理情况下,两者亦相互影响,如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引起肝气犯胃证;若胃气先虚,肝气相对偏盛,乘之于脾胃,也可引起肝气犯胃证。前者为木旺乘土,后者为土虚木乘。

  • 可能疾病:肝炎  慢性肝炎  

  • 常见检查: 胃肠道显像  棘形红细胞  纤维胃镜检查  甲种胎儿球蛋白试验  尿睾酮  脑脊液谷氨酰胺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