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震颤> 心脏杂音和震颤的区别和联系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心脏杂音和震颤的区别在于产生机制(心脏结构或血流异常导致的声音产生与血液湍流引起的振动),听诊特征(杂音为声音异常,震颤为心跳节律异常),以及临床意义(杂音可能提示心脏疾病,震颤与心脏疾病相关性较低)。
1.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是血液流经异常通道或瓣膜时产生的声音,通常柔和而持续;其产生与心腔内压力差有关。
2.震颤
震颤是由血流加速通过狭窄部位引起的振动感觉,触诊可感到搏动增强,听诊不能直接听到;其产生与心腔内湍流有关。
3.产生机制
心脏杂音主要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流动不畅,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形成的。震颤则是因为血液快速流动经过狭窄处,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先天性狭窄等,引起局部血管壁震动。
4.听诊特征
心脏杂音可能伴随心前区隆起,心跳节律不齐,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震颤可能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5.临床意义
心脏杂音可能是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征兆,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问题。震颤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需紧急医疗干预以防止器官损害或生命危险。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应保持安静状态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准确判断心脏状况。若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2024-02-09 19: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震颤

由于对抗肌群的交替性收缩引起一个关节有规律性的运动。

  • 症状起因: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 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 在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

  • 可能疾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肝火眩晕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