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结核科> 肠结核> 肠结核怎么引起的

肠结核怎么引起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结核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肠结核怎么引起的

a******W 2022-03-31 18:16

肠结核 结核 营养不良 胃大部切除术 肠道 消化 皮肤 免疫力下降 结核病 咳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肠结核可能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肠道后,在机体免疫力作用下形成微小病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变可扩大并产生临床症状。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消化道、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等途径进入人体。密切接触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结核菌的入侵和扩散,从而引起肠结核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治疗肠结核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或静脉高能营养支持来实现。
3.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易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生肠结核。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预防结核病至关重要。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免疫力。
4.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无法有效地对抗结核菌的感染,增加肠结核的风险。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或停药可能有助于降低肠结核的风险,但需谨慎调整药物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胃大部切除术后
胃大部切除术改变了食物在肠道中的传输路径和时间,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物质吸收不全,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结核感染风险。监测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态是管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步骤,定期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针对肠结核,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包括胸部X线片、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液分析等。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时遮掩口鼻,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风险。

2024-03-02 09: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结核 (肠痨)

肠结核为消化系统结核中最常见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据统计,25%~50%的肺结核病人可并发肠结核。肠结核的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由于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可以来自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亦可来源于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病理上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及混合型三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