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凉燥> 治疗凉燥的方剂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治疗凉燥的方剂有杏苏散、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清燥救肺汤、桑菊饮。由于凉燥属于中医范畴的疾病诊断,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并开具相应方剂。
1.杏苏散
杏苏散主治表寒里热证,对于凉燥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其具有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初起,可有效改善凉燥引起的相关不适症状。本品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的作用。服用时不宜驾驶机动车辆和操作机器。
3.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用于外感风邪所致咳嗽,对因凉燥导致的咳嗽也有一定疗效。该方能疏风散热,宣肺平喘。本品中含有的石膏等成分,因此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4.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可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伤肺所引起的干咳无痰、咽喉干燥以及鼻孔干燥等症状。此方可滋阴润燥,清热泻火。若患者对其中的某些药材过敏,则禁止使用本品。
5.桑菊饮
桑菊饮主治温病初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痰黏,口渴咽燥,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症。本品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本品宜餐后温服,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使用。此外,患者在治疗凉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

2024-03-28 06: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凉燥 (寒燥)

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即是凉燥,又谓之“次寒”。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