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外科> 余毒流注> 余毒流注的病因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余毒流注的病因包括外感风热邪毒、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久病体虚以及气血不足。这些因素导致体内邪毒积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余毒流注。余毒流注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患者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外感风热邪毒
外感风热邪毒侵入人体,导致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辛凉解表的治疗方法,如服用银翘散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长期暴饮暴食或偏食挑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全身,痰浊内生,郁而化火,火热之邪上犯清窍所致。可遵医嘱使用清开灵口服液、牛黄解毒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3.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多由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引起脏腑气机紊乱,从而导致气血逆乱,进一步发展成痰火扰心证。常用安神定志丸合朱砂安神丸加减来宁心安神、镇惊消滞。其中安神定志丸由茯苓、远志、石菖蒲组成;朱砂安神丸则包括朱砂、黄连、当归、生地黄等药材。
4.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外出,使邪毒稽留于体内,日久化热化火,上犯头面。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以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其中补中益气汤由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组成;犀角地黄汤则包含犀角(用水牛角代)、芍药、生地黄、牡丹皮等药材。
5.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指气血亏损,不能濡养肌肤,导致皮肤失去营养滋润而干燥粗糙,严重时可能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通过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X线检查等方式评估病情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康复。

2024-02-22 18: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积聚 (癥瘕、痞块、痃癖)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 肚子疼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陈潭林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谢松柏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方熙珍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