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震颤> 肌肉不自主震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肌肉不自主震颤可能由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多巴胺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性导致肌肉持续收缩而引起的运动障碍。这会导致局部肌肉出现阵发性的、节律性的抽搐。抗胆碱酯酶药物如盐酸阿罗洛尔片可用于缓解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引起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锥体外系疾患。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制剂进行治疗,比如甲磺酸溴隐亭片、盐酸苯海索片等。
3.亨廷顿舞蹈病
亨廷顿舞蹈病是由4号染色体上的 Huntington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当蛋白质过度积聚时,会导致大脑细胞损伤和死亡,进而影响大脑中控制运动的部分区域,使患者出现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减低和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目前没有治愈亨廷顿舞蹈病的方法,但可以通过心理社会支持来帮助患者应对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盐酸硫必利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
4.多巴胺缺乏
多巴胺缺乏是指脑内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震颤和其他运动障碍。补充多巴胺类似物可以改善多巴胺缺乏引起的症状,例如使用盐酸苯海索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高代谢综合征,此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收缩频率增加,从而引起震颤。针对甲亢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以及碘-131治疗或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科体检,监测任何可能加剧震颤的活动或习惯,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度运动。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头颅MRI、CT扫描、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测定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4-11 12:42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肌肉不自主震颤可能是由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多巴胺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由于运动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肌肉持续收缩而引起的,这些异常可能是遗传、神经损伤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通过物理疗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减少痉挛和僵硬。例如,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如哑铃弯举等动作,以增强肌肉力量并提高灵活性。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导致纹状体黑质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引起了一系列病理变化。药物治疗中,左旋多巴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促进多巴胺释放的药物,能够缓解肌肉僵直和颤抖等症状。
3.亨廷顿舞蹈病
亨廷顿舞蹈病是由4号染色体上的 Huntington基因突变所致,这种突变会导致蛋白过度积累,形成神经细胞中的异常包涵体,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针对亨廷顿舞蹈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使用抗精神病药来控制患者的异常行为,以及使用肌肉松弛剂来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
4.多巴胺缺乏
多巴胺缺乏是指脑内多巴胺水平降低,导致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下降,出现肢体震颤的情况。补充多巴胺类似物可作为治疗选择,如盐酸苯海索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肌肉代谢加快,从而引起肌肉震颤。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胶囊等,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监测肌肉活动和神经传导是否正常。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轻肌肉震颤的症状。饮食方面,应遵循高蛋白质、低脂肪的原则,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

2024-03-02 07: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震颤

由于对抗肌群的交替性收缩引起一个关节有规律性的运动。

  • 症状起因: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在Wilon病(肝豆状核变性)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

  • 可能疾病:肝火眩晕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 常见检查: 肝脏震颤试验  液波震颤  语音震颤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周继友 主任医师

提问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孙彩珍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

崔东旭 医师

提问

郑州甲乳专科医院

刘建国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甲乳专科医院

裘维焰 主任中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丁国安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