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小儿疳积常用中药
补充说明:治疗小儿疳积常用中药
a******W 2022-03-31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小儿疳积时,中医通常会选用龙胆草、黄连、白术、茯苓、山药等中药。由于小儿疳积属于中医诊断,涉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龙胆草
龙胆草能清肝胆实火,常用于肝胆实火上攻导致的头痛、目赤肿痛等。其具有泻肝胆实火的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2.黄连
黄连可用于胃肠湿热所致的小儿疳积,可缓解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本品苦寒燥湿,善清大肠湿热而止痢。脾胃虚寒者忌用。
3.白术
白术对于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小儿疳积症状有改善效果。白术能健运脾气,以助运化水湿之功。凡气滞胀闷及表邪未解者均当慎用。
4.茯苓
茯苓对于由脾失健运所引起的小儿疳积有效,可缓解腹胀、便溏等症状。茯苓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阴虚阳亢、痰浊内盛、食少便溏或肢倦乏力等非水湿停聚者要谨慎使用。
5.山药
山药对小儿疳积中气血两虚型有效,有助于缓解面色萎黄、精神疲乏等症状。山药可补肺益肾、滋阴养血。凡气滞胀闷及表邪未解者均当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在治疗小儿疳积的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合理搭配营养,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13 06: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