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对称性心肌肥厚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非对称性心肌肥厚怎么治疗
a******W 2022-04-01 21:3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非对称性心肌肥厚的治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心肌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等方式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等风险因素。适用于轻度症状且希望通过日常管理来缓解病情的患者。
2.心肌功能锻炼
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旨在提高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辅助减轻心脏负担。适合于存在轻微至中度非对称性心肌肥厚,并希望借助身体活动改善预后的个体。
3.营养支持治疗
提供均衡膳食,确保每日所需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充足;可考虑补充镁、铬等微量元素。针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已表现出相应临床表现者。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肝肾功能。
4.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服用。对于已经诊断为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且需要药物干预的患者。
5.心脏康复训练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心脏康复运动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有氧运动、柔韧性练习以及心理支持。针对存在轻度至中度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且希望通过系统化训练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个体。
建议定期复查以评估心脏状况,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心脏健康。
2024-02-27 18: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这是一种产生较缓慢但较有效的代偿功能,主要发生在长期压力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心肌总量增加,收缩力加强,使心脏得以维持正常的血循环,同时有相当的储备力。但这种代偿功能也有其不利之处,主要因为肥大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往往不能予以满足,造成心肌缺血,这将最后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退。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表现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
症状起因: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依据是本病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些患者出生时即有本病,本病患者中可见到HLA抗原的遗传基因型。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重量增加。心肌肥厚可见于室间隔和游离壁,以前者为甚,常呈不对称(非同心)性肥厚,即心室壁各处肥厚程度不等部位以左心室为常见,右心室少见。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旧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收缩期未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者,称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前乳头肌也可肥厚,常移位而影响正常的瓣膜功能。心肌高度肥厚时,左心室腔减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常使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少数可达3。有一种变异型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尖区的心肌肥厚较著。此型的心包下冠状动脉正常,但心室壁内冠状动脉数增多而管腔狭窄。显微镜下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细胞分支多,线粒体增多,心肌细胞极度肥大,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此外,尚有间质纤维增生。电镜下见肌原纤维排列也紊乱。2/3患者二尖瓣叶增大增长,与二尖瓣前叶相对处的左室内膜壁上有一纤维斑块是二尖瓣与室间隔碰击所致。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但心肌肥厚在40岁以下者比40岁以上者严重,此种肥厚与年龄的关系原因未明。随病程发展,心肌纤维化增多,心室壁肥厚减少,心腔狭小程度也减轻,呈晚期表现。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胸、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