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房颤> 室性房颤的危害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室性房颤的危害包括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脏功能下降、持续性心悸以及血栓形成。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快速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可引起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2.脑卒中
脑卒中是由于室性房颤引起的血液凝固异常导致的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可能引发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3.心脏功能下降
心脏功能下降是长期室性房颤导致心肌损伤和重构的结果。会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倦怠等情况。
4.持续性心悸
持续性心悸是室性房颤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持续存在的一种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不规则或快速跳动,伴随焦虑不安的情绪。
5.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由于室性房颤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和黏度增加。血栓脱落可能导致体循环栓塞,如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室性房颤。

2024-03-28 04: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房颤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