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靶向治疗副作用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多发性骨髓瘤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血液学毒性、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感染风险增加以及第二肿瘤风险增加。
1.血液学毒性
血液学毒性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所致。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进而出现乏力、感染易感性和出血倾向。
2.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可能源于化疗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通过高黏滞综合征导致的肾动脉栓塞。可引起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神经系统毒性
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与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的损伤有关。临床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肌肉无力等症状,长期未缓解甚至可能出现运动障碍。
4.感染风险增加
免疫抑制状态会导致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肺炎等,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安全。
5.第二肿瘤风险增加
接受靶向治疗后,患者的基因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干扰,这会增加突变发生的概率。长时间的免疫抑制状态也会增加恶性转化的可能性。密切监测并定期进行癌症筛查至关重要。
骨髓瘤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评估和管理潜在的副作用。

2024-03-29 15: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