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毒症> 低钠血症> 反复低钠血症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反复低钠血症可能是慢性肾病、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脑性盐耗综合征或长期禁食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肾脏处理钠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低钠血症。对于慢性肾病引起的低钠血症,限制水摄入量和使用利尿剂如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2.尿崩症
尿崩症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尿液过度稀释,进而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确诊后可通过口服抗利尿药物进行治疗,如氢片、螺内酯片等。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影响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具有调节体内钠水平的作用,因此会导致低钠血症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泼尼龙片、醋酸可的松片等。
4.脑性盐耗综合征
脑性盐耗综合征由于颅脑损伤、感染等原因导致下视丘垂体区受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钠的功能减弱,从而引起低钠血症。针对脑性盐耗综合征所致的低钠血症,需要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注射液进行补钠治疗。
5.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蛋白质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此时身体优先消耗肌肉中的蛋白质来维持生命活动,而蛋白质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氨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钠离子,所以会出现低钠血症的现象。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每日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免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持续关注并监测电解质水平,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电解质分析以及尿液分析等检测项目。

2024-02-08 20: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钠血症 (低钠血,血钠过少)

低钠血症仅表示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不一定真正合并机体钠含量的下降。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前者是指48h内,血清钠离子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否则为慢性低钠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