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偏高的原因
补充说明: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偏高的原因
a******W 2022-04-01 21: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偏高可能表明肌损伤、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1.肌损伤
肌损伤导致肌肉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泄漏到血液中,引起其浓度升高。针对急性肌损伤,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2.肌炎
肌炎是肌肉组织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肌细胞坏死和肌酸激酶释放。这会引起肌酸激酶水平增高并伴有肌红蛋白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骨骼肌逐渐萎缩和无力,从而影响肌酸激酶的代谢,使其偏高。针对此病,可考虑应用利鲁唑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脏肌肉受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其浓度上升。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溶栓疗法等方式恢复血流以挽救濒死的心肌。
5.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后,受损的大脑神经元可能会影响肌酸激酶的正常代谢,进而导致其偏高。处理此类状况通常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包括颅内压管理以及卒中单元护理。
建议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以评估是否存在持续的肌肉损伤或疾病的进展。必要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肌电图等进一步的诊断测试。
2024-03-19 05: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病理: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就诊科室:神经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
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肌红蛋白(MYO)的浓度。 MYO是一类血红素的蛋白,临床研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生1 ~ 2h后血中肌红蛋白便开始升高,峰值在6 ~ 7h,1天后开始恢复正常。MYO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由于MYO在血中半衰期短,所以又有助于观察AMI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
骨化三醇胶丸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自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血塞通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