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202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补充说明:202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a******W 2022-04-01 21: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202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依达肝素等。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杂性,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和药物效果。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适用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再发。该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应定期监测出血风险,避免与其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共用。
2.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用于改善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其通过阻断ADP受体,减少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对氯吡格雷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脏损害者慎用。
3.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缺血性卒中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本品为新型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P2Y12受体拮抗剂,能快速且持续抑制血小板激活。 既往曾因服用替格瑞洛出现颅内出血或其他出血事件的患者禁用。
4.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可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肢体功能障碍。此药有扩张外周动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等功效。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5.依达肝素
依达肝素主要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预防以及治疗。本品是一种选择性的、长效的低分子量抗凝血因子Xa制剂。 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特别是对于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以促进病情恢复并预防复发。
2024-02-21 19: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蚓激酶肠溶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使过高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凝集率降低,改善症状并防止病情发展。
血塞通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8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乐脉颗粒
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