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悸>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说明: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a******W 2022-04-01 21:31

心悸 怔忡 心脏 痰饮 心脏病 精神 脏腑功能失调 心跳加快 胸闷 气短 失眠多梦 心慌 焦虑 恐惧 脉细弱 脉弦 天王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 情绪激动 疲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在于病因、病程、症状、舌脉象、治疗方法,但两者都属于心脏失常的病症。
1.病因
心悸多由外感热邪、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气血阴阳亏虚、痰饮内停等引起心脏病变;怔忡则多因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精神刺激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
2.病程
心悸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有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怔忡则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心神不安,一般不超过2周。
3.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怔忡则以心慌为主要表现,可能伴有焦虑、恐惧等症状。
4.舌脉象
心悸可见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怔忡则常见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脉弦滑或结代。
5.治疗方法
治疗心悸时,宜调养气血、安神定悸,常用方剂如天王补心丹;而怔忡则需镇惊定志、养心益气,可用朱砂安神丸进行调理。
在中医学中,心悸与怔忡都属于心脏疾病的范畴。针对这两种情况,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并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2024-02-23 00: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怔忡 (重症心律失常)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宋《针灸资生经》倡用百会灸疗,明《针灸大成》强调内关、公孙等八脉交会穴用于本症的治疗。现代医学中各种类型的重症心律失常,与本证类似。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