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压降低> 喝完酒血压降低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问

喝完酒血压降低可能是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体位性低血压、利尿剂副作用、酒精性低血糖、脑供血不足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
饮酒后,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酸和乳酸等物质会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当血管扩张时,血液从心脏流出的速度就会减慢,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因此血压下降。通常情况下,轻度的血压下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严重头晕、乏力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
2.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如从卧位变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相应降低,导致血压急剧下降的现象。若此时患者存在一定的基础病,就可能会因为血压骤降而发生晕厥。对于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人群,建议起床时动作缓慢,以减少血压波动。
3.利尿剂副作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泄水分来减少体内液体量,间接降低血压。饮酒后会使利尿剂的作用增强,进一步增加尿液排出,导致血压下降。长期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4.酒精性低血糖
酒精本身可以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水平快速下降。如果空腹饮酒或者饮酒过量,这种效应会更加明显,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对于有酒精性低血糖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快速升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备不时之需。
5.脑供血不足
喝酒之后会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包括脑部的毛细血管也会扩张,这时就会造成脑部的灌注压降低,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针对血压降低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稳定。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以便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4-01-27 00: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糖

低血糖综合征(hypoglycemicsyndrome)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血糖浓度常低于3.36mmol/L(60mg/dl),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发生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与并发症。常见的有功能性低血糖与肝源性低血糖,其次为胰岛素瘤及其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本病常被误诊为癔病、癫痫、精神病、脑瘤与脑炎等,经过恰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好转。早期识别本病甚为重要,可达治愈目的,延误诊断与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病变而不可逆转,后果不佳。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