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包括站立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疲劳、摔倒,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确诊和治疗。
1.站立头晕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快速改变体位导致血液无法及时分配至大脑而引起的暂时性脑供血不足。当从坐位或躺卧状态突然站起时,心脏需额外泵出更多的血液以维持循环,若身体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则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的症状。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坐位后突然站立时,可能伴有眩晕感。
2.视物模糊
体位性低血压会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使眼睛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诱发视物模糊的现象。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眼压降低,致使眼球屈光度发生改变,使患者看东西时感到模糊。
3.恶心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此时会影响神经功能,刺激呕吐中枢,从而产生恶心的感觉。体位性低血压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胃肠道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了恶心的症状。
4.疲劳
体位性低血压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全身各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大脑和心脏,因此会出现疲劳的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
5.摔倒
体位性低血压可导致突发的血压下降,使肌肉控制能力减弱,平衡系统受到影响,容易失去稳定性,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影响到小脑的功能,使得机体协调能力下降,易出现摔倒现象。
针对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建议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如避免快速改变体位,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氟氢可的松。患者应关注日常生活中可能触发低血压的活动和环境,例如高温天气下长时间站立或穿着过紧的衣服限制血液循环。

2024-04-11 04: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压 (血压过低)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