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而核左移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非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因为中性粒细胞能识别并吞噬外来病原体。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是病毒感染,则需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
2.非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非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由组织损伤、炎症或其他刺激引起,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加以应对这些刺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造血功能障碍导致中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对于该病症,通常需要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造血干细胞持续过度增殖引起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此时为了满足红细胞的需求,中性粒细胞也会出现代偿性的增多。针对此病症,建议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等。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指单克隆浆细胞无序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导致血液黏度增高和凝固性增强,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分布。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选用依鲁替尼胶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必要时,建议进行胸部CT扫描、尿液分析以及便常规加潜血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024-01-26 20: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推荐医生更多

雷著斌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