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三叉神经> 苯妥英钠> 长期苯妥英钠副作用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长期使用苯妥英钠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肝脏酶学异常、骨质疏松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1.神经系统毒性
神经系统毒性是由于苯妥英钠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和增强GAB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内流来增强突触后膜的抑制作用,导致神经元过度去极化。可能导致震颤、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2.血液系统毒性
血液系统毒性是因为苯妥英钠能诱导白细胞增生,促进红细胞破坏,进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可能引发贫血、出血倾向及粒细胞减少症等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增加治疗难度。
3.肝脏酶学异常
肝脏酶学异常可能是苯妥英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或间接干扰了肝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所致。若不及时处理,持续的肝脏酶学异常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状态。
4.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苯妥英钠能够竞争性抑制维生素D羟化有关,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酸痛、周身骨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脊柱变形和身材缩短。
5.认知功能障碍
苯妥英钠具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计算力下降等情况发生。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苯妥英钠浓度,以确保其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毒性的药物共用,如巴比妥类药物。

2024-01-22 07: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