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补充说明: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a******W 2022-04-02 19:32

利多卡因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减慢 心律失常 心脏 钙离子内流 室性心动过速 血压 心血管疾病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利多卡因通过心肌收缩力抑制、膜稳定作用、钠通道阻滞、钙通道阻滞、心率减慢等作用机制来影响室性心律失常。
1.心肌收缩力抑制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心肌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的去极化速度,从而减弱心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的Ca2+触发事件,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膜稳定作用
利多卡因为一种酯类局麻药,具有膜稳定作用,能增加心肌细胞膜稳定性,减少异常电信号的传播,从而预防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3.钠通道阻滞
利多卡因可以竞争性地占据钠通道,干扰神经递质导致的动作电位产生,进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功能,起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4.钙通道阻滞
利多卡因能够非竞争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自律性,从而防止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5.心率减慢
利多卡因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降低其0期去极化速率,延长其不应期,从而使心率减慢。
使用利多卡因时需监测患者的心律及血压变化,避免潜在的风险。对于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2024-02-21 04: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心律不整,心律紊乱)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