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动过缓的病因病理?
补充说明:心动过缓的病因病理?
a******W 2022-04-02 19:31
心动过缓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 颅内压增高 心脏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动过缓可能是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放电,引起心跳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从而抑制了心肌收缩和舒张。针对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心动过缓,可以考虑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以减少乙酰胆碱对心脏的影响。
2.窦房结功能障碍
窦房结功能障碍是指窦房结起搏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心跳频率下降,引起心动过缓。窦房结是心脏的“司令部”,负责控制心跳节律,其功能障碍可导致心跳不规则或过慢。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动过缓,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刺激穴位来改善心脏功能。例如,选取百会、神庭等穴位进行针刺,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心脏的代谢率和自律性,导致心动过缓。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增强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动,提高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补充甲状腺激素是治疗甲减引起的心动过缓的主要方法。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
4.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循环受阻,使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这是由于颅内高压状态使得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从而使迷走神经的作用相对增强。降低颅内压是缓解心动过缓的关键。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力,同时需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降血压药等可能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动过缓。这些药物会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心跳减慢。如果确定是由药物引起的,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咨询医生更换其他替代药物。例如、硝苯地平等。
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及颅内压测量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采取针灸疗法刺激穴位来改善心脏功能,但须由专业医师指导实施。
2024-03-20 12: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是经常变化的,以便更好调节心血管生理功能。一般情况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并不是一个病态问题。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窦房传导阻滞由于窦房结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地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出,使窦房结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是窦房结产生的冲动过弱或其周围的心房组织应激性过低所致。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症状起因:迷走神经是我们体内的一种植物神经,是人体自主神经,不受个人调节,比如劳累、睡眠不好等都可以出现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症状,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出现心率减慢。 引起窦房传导阻滞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心脏本身疾病: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颈动脉窦过敏: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窦房传导阻滞多为暂时或偶发的窦房传导阻滞。 (3)某些药物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高血钾等。
可能疾病: 小儿洋地黄中毒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炎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