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胎蛋白低原因及危害?
补充说明:甲胎蛋白低原因及危害?
2021-11-30 17: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甲胎蛋白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可能会造成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危害。
1、生理性因素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属于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在胎儿血液中浓度较高,但一般不会高于400μg/L,且在胎儿出生后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检查,可能会出现甲胎蛋白偏低的情况,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不需要过于担心。
2、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最终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主要临床特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类临床表现。由于肝脏不能灭活雌激素就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危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3、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辅助检查,且在肝癌患者中表达率较高,因此甲胎蛋白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甲胎蛋白高的患者需要做肝脏彩超、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明确病情,可通过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1-11-30 17:2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