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淤胆型肝炎黄疸原因?
补充说明:淤胆型肝炎黄疸原因?
2021-11-30 17: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淤胆型肝炎黄疸多考虑是肝外胆管阻塞、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造成的,可以根据引起的病因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症治疗。
1、肝外胆管阻塞
肝外胆管阻塞多数是胆道结石、胆道狭窄等原因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巩膜发黄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胆汁的排泄,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2、胆汁淤积
如果患者患有肝脏疾病,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肝内胆汁淤积,也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眼睛发黄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胆汁的排泄,从而缓解病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胆囊切除术进行处理,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3、病毒性肝炎
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出现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肝移植手术进行处理,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肝硬化等造成的,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11-30 17:4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占黄疸型肝炎的2~8%。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病人的3%,甲、乙、戊型肝炎均可引起,多发生于急性肝炎发病数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