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瘀斑、紫癜、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小板计数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这些抗体与巨核细胞上的血小板膜抗原结合,促进补体介导的血小板溶解,从而降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机体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
2.瘀斑
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存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会使得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后就会形成瘀斑。瘀斑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颜色可能为紫色、蓝色或红色,按压不会褪色。
3.紫癜
紫癜的发生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损伤处形成止血栓,以防止出血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无法有效地止血,因此易发生出血点和紫癜。紫癜通常出现在四肢、臀部等部位,有时伴有疼痛或瘙痒感。
4.鼻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黏膜下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鼻出血。鼻出血多为单侧出血,可自行停止,但反复发作可影响生活质量。
5.牙龈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凝血功能受损,此时牙龈更容易因为刷牙等原因受到刺激而出血。 牙龈出血通常发生在咀嚼硬物或刷牙后,可能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检查项目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等,必要时需行脾切除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保持口腔卫生,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任何异常出血情况。

2024-02-21 12: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