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么降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怎么降母乳性黄疸
a******W 2022-04-23 20: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移植、中药外敷等方法进行治疗。
1.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胆红素排出体外。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
2.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与抗体置换出来的一种急救手段。当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脑损伤风险时可考虑使用。
3.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手术通过将健康供体肝脏植入患者体内以恢复其正常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严重胆道梗阻或遗传性肝病引起持续性高胆红素血症时可考虑此方法。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利用某些具有利湿退黄功效的药材贴于相应穴位上,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胆红素排泄的目的。对于部分轻度母乳性黄疸可能有一定效果。
在处理母乳性黄疸期间,应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若黄疸程度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暂停母乳喂养或其他针对性治疗。
2024-01-21 13:1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养肝片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