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治疗腹腔积液
补充说明:中医治疗腹腔积液
a******W 2022-04-24 22: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治疗腹腔积液可采取穴位针灸、中药内服、腹膜透析、利尿剂治疗、腹腔穿刺引流等方法。
1.穴位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通经活络,辅助改善腹水症状。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腹腔积液。
2.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体质特点配制个体化方剂以健脾利水、温阳化气为治则,如真武汤加减。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腹腔积液。
3.腹膜透析
利用人工半透膜与腹膜之间的压力差促进液体交换,达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废物的目的。对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之腹腔积液有益。
4.利尿剂治疗
通过增加肾脏排水量来减少体内的液体潴留,常用药包括、螺内酯等。可缓解由心力衰竭导致的心源性水肿。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以防低钠血症发生。
5.腹腔穿刺引流
在影像学引导下将腹腔积液引出以减轻压力和容量负荷,并可同时送检性质分析。主要针对急性和严重程度较高的腹腔积液情况。实施时应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腹腔积液涉及多种病因诊断和管理,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04-15 02:4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门静脉压力增高:正常时肝窦压力十分低(0-2mmHg),门静脉高压时,肝窦静水压升高(门脉压力 lommHg,是腹腔积液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量液体流到Disse间隙,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过多。肝硬化病人常为正常人的20倍,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人腹腔形成腹腔积液。肝窦压升高还可引起肝内压力受体激活,通过肝肾反射,减少肾对钠的排泄,加重了水钠潴留。 2)内脏动脉扩张:肝硬化早期阶段,内脏血管扩张,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等,将有效血容量维持在正常范围。肝硬化进展期,内脏动脉扩张更明显,导致有效动脉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动脉压下降,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来维持动脉压,造成肾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门脉高压与内脏血管扩张相互作用,改变了肠道的毛细血管压力和通透性,有利于液体在腹腔积聚。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病人摄入减少,肝储备功能下降,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腔积液。 4)其他因素:血浆中心钠素相对不足和机体对其敏感性降低、雌激素灭活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的排水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素分泌减少,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脏灌注量下降,肾血流量重新分布,均与腹腔积液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